(2)快速高效的完成征迁清障。市政道路工程开工的前提是红线范围内的清障工作顺利完成,有很多的项目因为剩余 1 户或者 2 户未完成征迁,至项目完工也未完成征迁,不得不进行搁置、甩项,导致整条道路成为丁字路、断头路,即便投入大价格,修好了也无法通车,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电厂东路项目征迁需拆除房屋 9967 平方米,征地 41509 平方米,分别占用只楚居委会 37809 平米,占用华能烟台发电有限公司 135平米,占用国有道路 3396 平米,占用红旗西路 169 平米。地类复杂,涉及国有划拨土地、出让地等,征迁难度极大。
第 6 章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在通过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以电厂东路为研究对象,研究电厂东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从最初的政府决策开始,在预算、设计、招标、施工、决算各个阶段都有着积极意义,如果在全过程中实现对造价风险的动态高效管理,可以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对各个阶段的造价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风险排序,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先了解国内外学者在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通过比较决策树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范围[53],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电厂东路的造价风险。二是运用德尔菲法确定电厂东路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列出了风险清单,全过程分阶段详细的介绍了电厂东路各阶段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两两对比分析,建立风险判断矩阵,指标评价体系,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定量的数据结果,根据定量数据进行风险排序,为电厂东路造价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指标评语集和风险隶属度关系矩阵[54]。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风险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计算得到电厂东路的风险等级。四是通过电厂东路造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对电厂东路的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决算阶段前期决策阶段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提出建设方应采用动态管理法,使现场管理、工期把控、变更决策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减少返工避免浪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成本。
最后,投资方、建设方要重视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风险管理。市政道路工程大多数由财政投资建设,建设方作为甲方代表政府行使业主职能,要充分认识造价管理在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全过程中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节约财政资金,对各阶段风险进行预估和评判,做到早发现早防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