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在公路交通领域实现政府管理职 能的重要组织形式,其行政管理职能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 事务的权力与责任在交通公路部门的具体表现。1988年10 月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 突破。十多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成 就。截止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1605公里,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其发展速 度不相适应的是,其管理体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高 速公路管理体制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至今 未能确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标准,给高速公路管理工 作带来很大不便和困难,也直接影响了高速公路服务功能 的发挥。
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研究和现实需要,着 重从高速公路特有属性对管理体制的要求和提供公共服务 基本职能的角度,对其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 本文采用先理论分析、后实证比较的方法,通过分析 高速公路特有属性(即公共性和商品性)对高速公路管理 —— 。
体制的内在要求、高速公路的管理职能确定、高速公路管 理体制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试图从理论上揭示高速公 路管理的基本规律,探讨确立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基本原 一 则。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阐述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为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实践提供一种思路。
确立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必须要注意处理好高速公路 品 公共性与商品性对管理体制的要求,把握好政府职能与市 场交换的关系,既不能只强调其公共服务职能的输出而忽 -略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也不能将之 完全推向市场,单纯用市场交换手段来实施对高速公路的 管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将有可能是高速公路 0 提供公共服务和获取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目录】:
导论10-19(一)
研究目的10-14(二)
研究范围14-16(三)
研究内容16-17(四)
研究方法17-19
一、 高速公路基本属性对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19-32
(一) 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20-24
1、 高速公路的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20-22
2、 高速公路的商品性22-24
(二) 高速公路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24-28
1、 高速公路必须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25-26
2、 高速公路管理的各子系统必须运转高效、有机协同26-28
(三) 高速公路的经济特征及其支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28-31
1、 高速公路的可经营性28-29
2、 高速公路的自然与价值的不可分割性29-30
3、 高速公路经济影响的带状性30-31
(四) 高速公路管理的系统化特征及其对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31-32
二、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2-54
(一)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构成32-49
1、 管理机构及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32-40
2、 管理人员配备40-41
3、 管理体制运行规则41-43
4、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实现方式43-49
(二)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49-54
1、 管理机构与其它要素间的关系51-52
2、 管理人员与其它要素间的关系52
3、 管理规则与其它要素间的关系52-53
4、 运行机制与其它要素间的关系53-54
三、 几种不同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比较54-62
(一) 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管理体制54-55
(二) 国内几种现行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比较55-60
1、 事业单位建养管一体型55-57
2、 公司制57-60
(三) 公司化管理的比较和分析60-62
四、 关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思考62-71
(一) 高速公路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63-64
(二)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市场化与其公共服务输出职能是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64-65
(三) 高速公路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65-67
(四) 高速公路实行公司化管理后的执法问题67-68
(五) 关于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建议68-71
附: 主要参考文献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