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工程专业硕士论文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低碳经济已经是一个不可不触及的话题,目前中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阶段,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从资源来看,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大,而石油储存量不断减少,这点毋庸置疑。因此,从节约能源方面着手发展经济是必然选择。在众多产业中,汽车产业是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 2011》以美国为例,数量为 8.7%,而消费量则为 21.1%1,显而易见,能源紧缺问题非常严重,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除此之外,石油的价格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的相对优势渐渐得以体现。在全球石油价格上涨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了发展良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使新能源汽车优势更加突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得到肯定,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0)》草案中也存在一些争议的看法。例如,究竟是先发展混合动力车还是直接发展纯动力车、动力车是电池为主还是充电为主等技术研发的争议;利益相关的企业在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上都会追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及产业链的一些争议;如何创新、如何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等。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应结合现在产业转型及能源趋势等一些实际情况,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阻碍并提出一系列对策。
1.1.2 选题意义
1.1.2.1 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从 21 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环境与资源问题异常严峻,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在根本上没有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结构性的矛盾1。根据国家部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中主要方向和任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降低了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节能和环保。除此之外,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也能促进下游行业转型,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2)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竞争力汽车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涉及到的领域和企业相对广泛。因此,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还对其他产业发展有很大带动作用2。由于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技术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中国不是汽车生产及出口强国。所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可以缩小中国和世界汽车先进技术差距,进入世界汽车产业强国,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从而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1.1.2.2 理论意义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丰富了低碳经济学理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不仅适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促进中国产业调整,同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验中,中国可以得到如何发展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一些经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理论基础其中产业结构理论,包括产业关联,产业优化,产业区域等一些理论。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容,因此丰富了低碳经济理论。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强调了产业竞争的重要性。通过对哈佛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什么样的竞争位置,从而更好的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能力,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本文以一些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完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从而使其在世界处于重要地位,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 2 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理论基础
2.1 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利用新兴能源来支持汽车运行,给汽车提供动力的一种新兴汽车,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能源汽车,主要是针对支持汽车动力燃料的不同而言,传统燃料汽车一般使用汽油和柴油,而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越于传统能源,一般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但是,新能源汽车是随着近几年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比较晚,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各界还没有规范和全面的定义,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完全脱离石油供给使汽车产生动力,包括纯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等,另一种是不完全使用传统能源使汽车产生动力,包括乙醇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这种应运而生的新能源汽车和其他的一些传统常规汽车的区别是非常大,从供给燃料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非传统燃料来提供汽车动力,这样可以保证排放二氧化碳等对大气造成危害的气体竟可能减少,可以缓解汽车排放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压力,这种新能源汽车前景非常清晰广泛。
2.1.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 Hybrid Electric Vehicle,英文缩写是 HEV,它是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有机结合所发展出来的产物。根据混合动力汽车性质,将混合动力汽车定义为:混合动力汽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够提供驱动力的单个驱动系统组成,并且这些驱动系统能同时运转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驱动力。混合动力系统由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蓄电池和动力控制系统等组成。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发动机与电动机产生的动力不断转换,以电动机为主,发动机为辅,二者同时产生动力,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可以达到对汽车动力性方面要求,而且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除此之外还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根据传输动力传输路线的不同,又可以把混合动力汽车分成串联式、并联式和混合式。混合动力汽车即传承了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功率高的特点,还拥有电动车噪音小,并且排放量低等一些优点。混合动力汽车综合性能取决于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核心部分,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汽车。对于性能好的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则会完全发挥出来,反之,则会大大降低混合动力汽车整体性能。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混合动力系统也发生了改变,慢慢趋于完善,在过去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和电动机是离散式混合动力系统,现在发展成为发动机、电动机和变速器一体化式的集成混合动力系统。
第 3 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8
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界定 .....18
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18
3.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22
3.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25
第 4 章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启示 ..........36
4.1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状况 .....36
4.2 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比分析 ..........38
4.3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我国的启示 ...............42
第 5 章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 .........43
5.1 政府方面对策 ............43
5.2 企业方面对策 ............45
5.3 市场方面对策 ............48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量会逐渐加大,在国际中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处于优势,就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增强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入手。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对策要系统化,分别从企业方面、政府方面和市场方面共同加强,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44.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出版社,2008.
[3]芮明杰.中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J•Tidd & J•Bessant.创新管理——技术、市场与组织变革的集成[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8):148—149.
[5]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炳才.技术创新与产业区际转移[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7]刘力钢.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8]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科学出版社,2010.
[9]李 平.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M].人民出版社,2011.
[10]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8.
优秀工程专业硕士论文篇二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长久以来,人们只能采取两种措施来应对无法预测的故障发生:第一是当设备出现问题了再进行维修,这种措施的代价比较大,当设备出现轻微的问题时,通常维修费用比较高,当到了设备无法使用或者更严重者造成人员伤亡时,代价就更大了;第二是定期检修设备,这种措施通常是需要提前计划的,而且是预测性的,但是当设备确实没有故障时,所花费的检修成本也是相当高的,并且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