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计算机应用论文格式、计算机应用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软件设计模式的应用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318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0612010924453907 论文字数:31892 所属栏目:计算机应用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软件设计模式的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1.1论文的研究背景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是所有工作之首。电力安全生产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安全管理工作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必然。但是,由于各地电力企业的差异,对安全管理平台提出不同要求。因此,必须提高软件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以满足各地电力企业的需求。 面向对象方法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主流技术,对于促进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成熟,在总结专家和资深软件工程师的经验上,产生了软件设计模式的概念。 设计模式借鉴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中现存的良好设计的经验,再用于促进良好的设计实践,可以很好的提高软件系统的性能。因此,良好的设计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软件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1.1.1 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现况分析 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电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组织措施。但是,传统管理制度的落实完全由人完成,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状况不但增加了人力投入,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还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1] 。可以说,如何确保安全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是一直困扰着各个电力企业的问题。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大力实施信息化管理。但是,目前软件市场上的电力安全管理软件技术落后,难以适应各地电力企业的差异性。而且,关于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用较少。随着各地电力企业的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安全管理需求日益提高。 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平台,以充分落实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为基点,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可扩充的电力逻辑建立平台、图形化开票界面、票务管理、手工开票和安全评价等。该系统的开发成功,很好的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有效地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1.1.2 各地电力企业的差异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全国各地电力企业标准多有不同。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电力企业需求为目标,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软件平台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困难主要表现在: (1)各地电力企业需求信息过于复杂。由于各地电力企业中采用不同的方式生成和使用信息,对于安全管理的业务活动又不尽相同,所以需要从更广泛的意义来抽象业务需求信息和更灵活的软件体系设计:包括某个企业的业务规则的不同需求和各地企业层次上的更高的不同需求。 (2)不同电力企业标准的多样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国各地所采取的标准存在许多的不同。这样,由于涉及到各地的电力企业,对于其不同的安全业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使用的复杂性导致了建立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良好的可扩充性安全管理平台具有相应的复杂性。 (3)电力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和设备图示的多样性。由于全国各地电力企业所用的电力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及同一电力设备往往各地采用不同的图示。虽然电力行业标准一直都在进行,努力使各地电力企业遵循统一的标准。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员素质问题,有关电力系统接线图中相同电力设备往往在各地有不同的表示。下图1-1显示了陕西某电力企业和北京某电力企业对开关和小车开关采用的不同图示: 图1-1 北京和陕西对开关和小车开关设备的不同表示 除去这些因素之外,各地电力企业在某些业务规则方面还存在冲突和矛盾。因此,要设计出可以满足所有电力企业的所有需求是徒劳的,必须对各地的所有的业务规则提取一个真子集,以满足各地的大部分要求为目标。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探求一种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来提高平台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也正是本文研究工作的意义所在。 1.1.3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对象、类、继承、封装、消息等基本概念来进行程序设计。自80年代以来,面向对象方法已经深入到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几乎所有分支。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面向对象方法强调直接以问题域中的事物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根据这些事物的本质特征,把它们抽象地表示为系统中的对象。 面向对象方法利用对象的概念和方法为所要解决的问题建造模型,其真正意义是它适合于解决分析与设计期间的复杂性并实现分析和设计的复用[1] 。软件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方法在具体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1.1.4 软件设计模式 虽然面向对象技术为软件设计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设计复杂应用的软件系统时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对于可复用的面向对象 软件的设计困难就更多了。 作为对过去应用经验的总结,软件设计人员对成功设计进行归纳,这就是软件设计模式。它们帮助设计者将新的设计建立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复用以往成功的设计方案。 所谓软件设计模式,描述了一个出现在特定设计语境中的特殊的再现设计问题,并为它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经过充分验证的通用图式。解决方案图式通过描述其组成组件、它们的责任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协作方式来具体指定。[2] [3] 设计模式使软件设计人员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设计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后来的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设计模式帮助软件设计人员做出有利于系统复用的选择,避免设计损害了系统复用性和可扩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