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园林学论文格式、园林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基于海绵城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美学评价研究

日期:2018年09月2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50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9051531125938 论文字数:62454 所属栏目:园林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园林学毕业论文,本文以居住区景观美学评价为出发点,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较科学全面的分析影响海绵城市建设中居住区景观美评价的因素,并建立评价模型,然后再对实际居住区进行调查与评价分析,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与验证,并总结海绵城市建设中居住区景观现状、提出不足与优化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近年来,地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污染等的灾害对全球各地城市的抵抗能力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冲击。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快速城镇化使得我国城市极具规模的扩张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城镇化的不断加深,一系列的负面问题也随之而生,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尤为严重,而其中以水生态危机最为突出。如今,中国正面对各种各样的水生态危机,这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这些水危机包括水质受到污染,水资源严重缺失,城市内涝与洪水频发,地下水位极度下降,水资源保护地及水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等等,问题十分严峻。这种种的水危机其实并非水利部门或是由于管理问题而引发的片面的问题综合症,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囊括了种种水危机诱发因素的综合性问题。目前,我国迫切需要一个科学而全面的综合解决水生态危机的方案。而再探究目前我国传统城市建设及给排水模式,并不能有效的缓解所存在的水危机,在城市内涝和洪水等水危机来临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城市环境并没有得到良好改善,反而还越来越恶化。城市水生态问题已经慢慢演变成了影响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我国目前所拥有的传统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雨洪应对和规划、城市绿地与雨洪设施建设规划等还处于发展比较滞后的状态;二是不管是团体还是个人,对于将雨水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的意识还较为薄弱。基于我国所特有的水资源情况和存在的水生态危机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建设理念和工程体系。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使得生态水危机恶化,进而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因此“海绵城市”这一建设模式的提出,无疑给我国解决水生态危机带来新的机遇和方向。它能够使城市的水生态服务功能正常进行,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并且一经提出就被各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海绵城市”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解决雨洪问题的国家级战略方针。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国外关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优秀研究成果引入,以及国内也开始有意识的进行相关的实际项目建设和研究,使得雨水管理技术在国内多个城市多个地区逐步得到了推广。本论文立足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大时代背景,在现有的可持续雨洪管理技术成果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海绵城市的景观生态美学和人的审美心理学为出发点,利用居住区海绵城市景观营造,提取影响居住区雨水景观视觉效果的审美要素,建立居住区景观美学评价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全面系统的,适合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使用方法,提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居住区海绵城市景观设计方法,以便运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下的居住区景观优化改建和设计指导,希望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1.2.2 研究意义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逐渐开始展开对居住区雨洪管理及其景观建设的优化改造,并认识到了居住区雨水资源管理和雨洪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但相应的实践和研究还有待深入。并且关于其视觉体验和美学评价问题方面也缺少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对于居住区景观的美学评价研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至今国内关于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景观的美学研究问题上还较为匮乏。研究影响基于海绵城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现有景观美学要素,建立其景观美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促进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和绿地景观美学效果,还可以使现有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更丰富完整,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研究灵感和参考意见。

(2)实践意义:有利于避免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引进国外处理技术和方法,而因此忽视了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反而使得海绵设施不能达到预想处理结果,景观效果也无法优化。优化居住区景观特色风貌,能够有效的指导现实建设,也可以为今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洪景观风貌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实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具体是指,对城市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规划,并且付诸实践建设,从而使得其在面对自然雨洪灾害降临时,能够适应水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使整个城市具有像海绵一样的良好的“弹性”。在城市降水来临时,城市的海绵措施能够做的滞留储蓄、渗透净化、利用排放等多种功能,使得雨水资料得到高效利用和管理。

海绵城市这一建设模式是我国吸收了国外多种城市雨洪管理方法和理念,取其精髓,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从而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能够因地制宜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和建设理论知识。 

2.1.2 居住区景观

关于居住区,有两种类型的概念:广义概念的居住区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表 2-1);而狭义概念上即表示独立的住宅小区。

居住区建设土地是属于城市建设用地类型中的居住用地,它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共同组成城市建设用地的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并且在这所有用地类型中,居住区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占到 25%-40%。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水文学与城市水文学

水文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关于水的起源与性质、存在与分布、运动与循环等变化的自然规律。它具有两方面需要注意的因素:一是水文学在不同相关学科之间的研究侧重和性质不同;二是水循环过程中,不同时空不同形态的水,分布状态与运动也不同。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运动过程,包括降水、截留、入渗、蒸散发、地表径流和地形径流等循环过程,将各生物圈环境彼此联系,并且还能在各界发生水分与能量循环和交换。这是水文学的研究范畴,而城市水文学则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受城市建设影响的城市环境水文变化过程的研究。我们所研究的海绵城市,正是人为的对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应用。因此研究水文学和城市水文学能为我们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和设计雨水处理景观提供基本理论支撑。

2.2.2 城市景观生态学

20 世纪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与环境的恶化,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受到持续关注,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激化和尖锐,以生态的概念和理论看待和研究城市复合系统促进了城市生态学这一分支的衍生,并在19 世纪年代末 20 世纪年代初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段。城市生态学也是城市科学群的组成之一,涉及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注重釆用系统的思维方式。而城市景观生态学则是城市生态学的主要四大组成部分之一。

城市生态学简单来说就是把城市地域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景观生态学,“以景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物种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的转移和传输,研究景观单位(生态系统)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生态功能以及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过程”,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

 第3章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 26

3.1 居住区景观概述 ................. 26

3.1.1 居住区景观绿地的类型与要素构成 ............................ 26

3.1.2 居住区景观功能 .............. 27

第 4 章 基于海绵城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6

4.1 概述 ................................. 36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 36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 36

第 5 章 实例分析——以遂宁市河东新区金域国际小区为例 .................... 77

5.1 研究概述 ............................. 77

5.1.1 遂宁市河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77

5.1.2 研究思路与概述 ............................ 77


第 5 章  实例分析——以遂宁市河东新区金域国际小区为例


5.1 研究概述

5.1.1 遂宁市河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2015 年 4 月,遂宁市成功申报首批 16 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遂宁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成都经济区和成都平原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幅员面积 5325 平方公里,总人口 380 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 78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80 万。遂宁市作为首批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在成功入选后,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并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