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可分为以下几种观点: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现金流量最优化。任何一种观点都没有能经受住其他观点的批驳而独树一帜,所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争论呈现出诸侯割据、各霸一方的局面。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在于:各家观点的论述停留在财务层面上的,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企业”。只有弄清楚什么是企业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脱离企业理论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不住风吹草动。基于上述情况,本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对现代企业理论的各种观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二章对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综述
第三章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
1、只有在古典资本主义企业才能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没有突出财务角度而是直接套用了企业目标。
3、股东、人力资本投入者之间利益是对立的。
4、相同外部环境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是经营者能力风险的客观反映。
第四章文中提出一种机制,意在使有能力的经营者成为能够具有抵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家,使企业经营者与财产所有者合二为一,最终解决代理问题。最后,提出了本人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本文力图汲取企业理论的最新成果,去论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希望把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目录
第一章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企业的契约理论(I):交易费用理论
第三节企业的契约理论(II):代理理论
第四节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第五节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第二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
第一节利润最大化
第二节股东财富最大化
第三节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四节现金流量最优化
第三章现代企业理论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冲击
第一节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与“资本雇佣劳动”的商榷
第四章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第一节经营者财富最大化的机制保障
第二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第一节引言
企业理论是过去20年间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相互交叉,大大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机制及企业组织制度运行的认识。
现代企业理论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不满中发展起来的。
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看,新古典经济学是没有企业理论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将企业当作一个生产函数,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nexus of incomplete contracts),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当作是一种投入与产生之间的技术关系,现代企业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在现代企业理论看来,企业行为是所有企业成员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
现代企业理论家的一个基本哲学是:“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由此,企业理论家开始探讨人们所观测到的有关企业各种制度安排的经济原因(rationale),而这些制度安排在过去被当成基本假设不予深究。
具体来说,现代企业理论主要关心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二是什么是企业所有权或委托权(定义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最优安排?企业内,谁应该是委托人?谁应该是代理人?三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性本身与不确定性和信息在不同成员之间的非对称性有关,这是企业理论与信息经济学交叉的原因。
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基于这个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the contractual theory of the firm)o
下面,本文将首先介绍契约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然后,对企业的企业家理论(the entrepreneurial theory of the firm)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managerial theory of the firm)这两个比契约理论更早出现的理论进行回顾。
第二节企业的契约理论(I):交易费用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