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考古论文格式、考古论文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251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0708211617253222 论文字数:12634 所属栏目:考古论文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国地图考释 作者: 来源: 一 引言   军事活动离不开军事地图。清军在进剿早期太平天国期间,将帅间的文书、奏摺以及上谕中经常提到地图。如咸丰元年四月二十五日(1851年5月25日)周天爵写信给赛尚阿说:“此时愁苦无聊,索人画地图。”(注:《周天爵致赛尚阿信》(咸丰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同年五月十九日(6月18日),徐广缙在奏片中称:“臣接广州满洲副都统乌兰泰由西省武宣军营来函,并将大营地势及应防贼匪窜逸处所绘图贴说,极为详明。”(注:徐广缙:《奏周天爵向荣怯战失利片》(咸丰元年五月十九日),《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147页。)同年六月十一日(7月9日)的上谕内,据乌兰泰奏称:“又另片所陈各情形,并将独鳌山形势绘图呈览,披阅均悉。”(注:《谕赛尚阿查明威宁镇官兵溃败情由》(咸丰元年六月十一日),《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第193页。)太平军占领永安州之初,姚莹写给乌兰泰的信中也说:“弟出节相手谕,与二位(指巴清德、长瑞——引者)阅看,均即遵奉同兄熟商,兄以阁下寄来地图出示,以贼近时情事详细告知。”(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一》,《乌兰泰函牍》卷下,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以下简称《太平天国》)第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92页。)据载,永安州莫村人莫金灿曾为姚莹绘一地图,对此,姚莹记云:   现得一永安州之莫村人训导莫金灿,深明永安地方形势,绘呈一图,似为的确。据此而观,贼得上算。我则兵怯于战,将不齐心,一也。大兵分驻,刘、李在州城西北,乌在西南,向自东来,尚未知驻营何处。如果声气相通,原可为犄角之势;倘见阻隔,则不能相应,二也。省来军装、粮台饷项应解大营者,未有妥便之路,三也……今日得一地图,较昨图为确,谨以呈阅。(注:姚莹:《中复堂遗稿续编》卷1《复邹中丞言事状》。)   由此可知,清军在对付早期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过程中绘制的地图定当不少,可惜上述提到的那些地图都已失传了。所幸的是,这类地图至今仍有流传于世的。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Public Record Office)庋藏的中文地图里,至少有六幅是清军用于镇压早期太平天国的原始地图(注:另有两幅英档地图,可能也与太平天国有关。FO931/1888为一简明的平南县舆图,绘出杏花村、大将桥,注出“此路可通思旺”;FO931/1944为一幅湖南南部地图,绘出衡州府城与省城长沙之间的九座县级及其以上城池。因无确证,附记于此。),内五幅系清军围攻永安州的军事地图,一幅系长沙攻守形势地图。究其来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于1858年占领广州后从两广总督衙门里掳走的,先后收藏于香港(港英政府秘书处)、北京(英国驻华大使馆),1959年始运往伦敦。   由于反映早期太平天国历史的文献史料保存下来的相对较少,这批原始地图便显得弥足珍贵,且迄今除David Pong进行过编目外尚无人作过专门研究。今拟作初步考释,以祈专家指正。   因地图均出自清军之手,图上诬称太平军为“贼”、“贼匪”、太平军军营为“贼营”,文中不再加注,特此说明。     二 清军围攻永安州地图   咸丰元年闰八月初一日(1851年9月25日),太平军首次攻克了一座城市——永安州(今广西蒙山县)。太平军在此驻扎了半年,封王建政、肃奸防谍,四周严加防守。与此同时,清军各部也迅速尾随而来,陆续扎营外围,很快就形成了南、北两路主力:南路军乌兰泰部驻西南佛子村,北路军驻北部古排塘(先由刘长清负责、后归向荣指挥),欲将太平军阵地团团围困,以实现其“围而歼之”的战术。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编号为FO931/1891、FO931/1939、FO931/1941、FO931/1947、FO931/1949的五幅地图,即为清军围攻永安州时期的清方军事地图。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的David Pong对这些地图的编目,因没有考证出各图绘制的确切时间,只能依档案序号加以著录(注:见David Pong所编A Critical Guide to the Kwangtung Provincial Archives一书。该书原有中文书名《清代广东省档案指南》,197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今为叙事完整起见,宜按各图绘成的先后予以考释,成图时序为:FO93l/1947、FO931/1949、FO931/1939、FO931/1891、FO931/1941(注: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本文只缩制了FO931/1947、FO931/1949、FO931/1891以及后文将提到的FO931/1906号四幅地图。这些地图的发表均得到英国国家档案馆同意,谨此致谢。)。   FO931/1947号地图(参见图1),纸地,彩色绘制,无图名、作者、比例尺等,尺寸为74×75cm,图上原标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绘范围,东止于府江(今桂江),南至méng@①江口(今藤县méng@①江镇),西至修仁、平南二县,北至荔浦、修仁二县(修仁县已于1951年撤销);而全图所表示的中心,则是永安州城。   此图的绘制时间,英国国家档案馆在线目录作N.D.(注:http://www.pro.gov.uk。N.D.表示无日期,为no date或not dated之缩写。在线目录关于FO931全宗内地图绘制时间的说法,均源出David Pong,A Critical Guide to the Kwangtung Provincial Archives,可见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对此研究毫无进展。下同。)。按:这应是一幅清军谋划进攻永安州太平军的军事地图。从图上内容推测,应是永安战事早期之物,理由有以下两条。   附图   图1 FO931/1947号地图   (1)图的北部,在新墟、古排塘标有小三角旗。这是清军驻兵的标志。太平军占领永安州七天之后即闰八月初七日(1851年10月1日),清军刘长清、李能臣部到达新墟,三天后即八月初十(10月4日)进扎古排塘,几天后姚莹也进驻新墟(注:姚莹:《中复堂遗稿》卷3《至荔浦言事状》。)。是为清兵北路军,先由刘长清负责,后由向荣主持军务。向荣原为广西提督,因官村之败而托病离开前线,“竟置贼事于度外矣”(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一》,《乌兰泰函牍》卷下,《太平天国》第8册,第692页。)。后来,钦差大臣赛尚阿重新起用向荣,让他主持北路军务。向荣遂于咸丰元年十月二十五日(1851年12月17日)自阳朔出发(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五》,《乌兰泰函牍》卷下,《太平天国》第8册,第695页;丁守存:《从军日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298页。),两天后到达古排塘(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六》,《乌兰泰函牍》卷下,《太平天国》第8册,第696页。)。十一月初八日(12月29日),向荣率北路军自古排移营凉亭;十一月十五日(1852年1月5日)又移营上垄横岭,十一月二十日(1月10日)进扎龙眼塘(注:《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9,第29页。又见赛尚阿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初六日奏摺,收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2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29、565页。),战线步步向太平军阵地逼近。向荣的多次移营,地图上均无任何表示,表明该图应绘制于1851年12月29日以前。   (2)全图共有32个贴红标签,其中永安州城以南到méng@①江口段红签最为密集,多达14个,其余在东部7个、北部8个,西部仅3个。南部的14个红签,有13个是表示从méng@①江口至永安州城水程路线、里距的。可见此时清军的注意力在永安州的南部。据朱哲芳考证,官村之战后太平军的转移方向“主要还是在南路方面”,所以“清方兵力重点一直都摆在南路”,直到巴清德“督兵由平乐、荔浦进至新墟、古排接应刘、李二镇之兵”之后,才使“敌人北路进攻兵力猛增至一万数千人而大大超过了南路,也就改变了敌人原先南重北轻的兵力配备”(注:朱哲芳:《太平军永安战场考释》,郭毅生主编《太平天国历史与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第24页。)。据记载,巴清德是咸丰元年九月初五日(1851年10月28日)率军入古排的(注:《姚莹致乌兰泰函牍一》,《乌兰泰函牍》卷下,《太平天国》第8册,第692页。)。若朱说不误,则此图应绘成于1851年10月4日刘长清进驻古排以后、10月28日巴清德到达古排之前。   另外,FO931/1947号图上清军注重南路防线,殊堪注意。联系到太平军进军永安时洪秀全等率领的水路军是从平南大旺出三江口而沿méng@①江逆溯至州城的,陆路军先锋罗大纲在藤县樟村以北进军的路线(即经新开、黄村、古眉峡、水秀、长寿墟诸地)也是沿méng@①江河岸北上的,均在南部。其时清方将领对太平军进军永安的路线一清二楚。同时清军还防范着太平军由原路南窜,如咸丰元年闰八月十九日上谕内有“至洪秀全等欲由水路潜逃、严密防范”之言(注:《钦定剿平粤匪方略》卷7,第37页。),《清文宗实录》卷42则云“再据贼供,洪秀全有乘小舟欲驶出méng@①江上之信”,均非凿空之言。这也是对这幅地图的最好注脚。   FO931/1949号地图(参见图2),亦系手绘,黑白,纸地,无图名、作者、比例尺等,尺寸为36.5×26cm。原图未标方向,绘出永安州、荔浦城、阳朔城、恭城、昭平县、修仁县、平乐府七座城池,标出各城间的距离,并用形象法绘出各城间的山、水。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