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工程师论文格式、工程师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M水电站监理工程师施工引水策划方案效益探讨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90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310051406054379 论文字数:2500 所属栏目:工程师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一、工程承包合同文件中的施工导流方案及工程控制进度

本工程采用招标承包制施工。发包单位(甲方)是合川渭沱电站工程建设指挥部;土建工程(第一标)中标承包单位(乙方)是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具体负责施工的单位是该局所属的第五工程处,工程施工监理由甲方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成都公司承担。
本工程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537m3/s;6~9月为洪水期,10年一遇频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7200m3/s (相应坝轴线处河水位212.08m ),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870 0m3/s ;11- 4月为枯水期,其中2月份最枯,实测最小流量仅58m3/s。历年实测洪枯水位最大变幅21.04m;5月和10月为洪枯流量变化的过渡期。枯水位时河床宽约 260m,由河心洲分隔成左、右两河道。河心洲宽80~100m,长 约500m,枯水期高出河水面1~2m。
本工程的施工导流:招标文件推荐分期导流、土石围堰和枯水期施工方案。共分两期三(个)枯(水期)施工:一期“一枯”围右七孔冲沙泄洪闸、厂房和船闸,由左河槽导 流,围堰挡水时段为1988年11月至1989年5月15日,导流设计流量采用10年一遇标准1720m3/s;一期“二枯”围厂房、尾水渠和船闸的下引航道,仍从左河槽导流,围堰挡水时段为1989年11月至1990年5月15日,导流设计流量与一期“一枯”相同;二期“三枯”围左七孔泄洪闸和溢流坝,由右七孔(或六孔)闸导流,围堰挡水时段为1990年11月至1991年4月30日,导流设计流量采用10年一遇标准1290m3/s。投标文件完全采用了招标文件推荐的导流方案,工程施工控制进度也基本相同。计划1991年5月旧第一台机组发电,同年7月1日第二台机组发电,1991年底工程竣工。

二、监理工程师对导流规划和工程进度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按我公司一与甲方签订的《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规定,施工监理工作从1988年12月1日开始,但甲方提前于1988年10月27日将乙方递交的“渭沱工程施工导流一期导流布置图”送请监理工程师(以下简称监理方)审查。尽管当时监理方尚未进场,但本着有利于工程出发,仍积极组织力量进行了认真研究。
经研究后发现,“一期施工导流布置图”的围堰布置及结构型式与一期工程施工工期并不协调,合同文件中的导流规划难以满足1991年4月30日下闸蓄水和5月l日第一台机组发电的工期要求,具体体现如下:

(一)按招标文件施工总进度安排,一期“一枯”(1988年12月至1989年5月15日)需完成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20.9万m3,混凝土浇筑近4.2万耐,其中七孔冲沙泄洪闸挖深3一sm,最低开挖高程192.om,闸墩顶高程223.8m,最大浇筑高度31.sm,墩顶还有桥面结构和高达16.7m的启门机架,以及单扇重达38t 的6扇钢闸门,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在一个枯水期内竣工;同理,二期(三枯)基坑的七孔泄洪闸亦不可能在一个枯水期(1990年12月至1 9 9 1年4月30日)竣工。即表l的第3、7项规定的控制进度无法实现。

(二)主副厂房基坑开挖深达18 ~22m,开挖量4.8万m3,混凝土浇筑量约6万m3,从基底至厂房顶高达 60m,必须在1990年7月31日交付机电安装工作面,这是全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应尽可能延长其施工期限。但按原导流规划方案,1989年讯期厂房基坑将被淹没,厂房不能施工,因而难以在预定期限内完成。
根据以上情况,监理方建议甲方尽快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加以研究改进。1989年11月9日,甲方在渭沱工地召开了有三方(甲、乙、监理)参加的 会议,会上监理方提出以下建议:1.为满足199 1年4月30日水库下闸蓄水和5月1日第一台机组发电的工期要求,应将左河槽的二期工程提前于第二个枯水期进行,即左河槽应提前于1989年11月截流,使左七孔泄洪闸和溢流坝有两个枯水期施工。

2.一期“一枯”(1989年5月15日前)进行右河槽基坑施工时,6孔(2~7号孔)冲沙泄洪闸应浇至20l m 高程以上(力争浇得更高),形成6个导流孔,以满足1989年1月底(或12月)左河槽截流要求。这一要求比招标文件要求降低了许多,与许多已建闸坝工程相比,工程量不大,应该是能够完成的。至于右七孔冲沙泄洪 闸的完成时间,可安排在第二个枯水期,金属结构费装时间还可适当延后。

3.在一期“一枯”进行厂房基坑开挖的同时,应完成厂房基坑的过水围堰,以争取延长厂房基坑的施工期。按上游过水围堰堰顶高程20lm (招标文件的拦沙坎顶部高程)和下游过水围堰堰顶高程20m (招标文件的尾水渠外导墙顶部高程)考虑,估计可争取工期至少2.5个月(5月下半月和10、11月,相应5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540m3/s)这对1990年7月3日交付机电安装工作面将起关键作用;

4.尾水渠和下引航道水上部分开挖,应安排在第二个枯水期;水下部分开挖和混凝土浇筑,则应在第三个枯水期完成,其时左7孔泄洪闸导流,右7孔冲沙泄洪闸下闸挡水。至于尾水渠围堰的合龙闭气工作;应于1990年11月底完成。尾水渠施工应于1991年4月30日全部结束。

5.所有14孔冲沙泄洪闸的门槽安装,其水下部分都应在基坑内完成,以避免专为安装门槽而再修一次围堰。上述建议技术落实,现实可行,如果乙方能及时加强施工力量,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建成本电站是可能的。但由于乙方缺乏水电站施工经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季节性强的特点认识不足;工程开工后较长时期内存在工地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设备缺乏、劳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又在没有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以致施工进度缓慢,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形象面貌与计划要求差距很大。例如原计划1988年12月初下基坑,实际拖到1 9 8 9年元月26日一期围堰才合龙,整整拖后了两个月。有鉴于此,监理方认为长此下去,欲在1989年汛前将右6孔冲沙泄洪闸浇出河床枯水位的可能性很小,1989年汛期洪水必然 冲毁土石围堰,基坑将被淤埋。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监理方于1 989年2月工日在甲方主持召开的三方协调会上,建议在一期基坑内增建一道过水围堰,围护厂房和7孔半冲沙泄洪闸基坑,使冲沙泄洪闸和厂房基坑都能争取工期2.5个月以上。若导流标准采用5年一遇洪水,导流时段汛前可延长至5月底,汛后可提前到10月初(5月份5年一遇频率洪水流量为1300m3/s,10月份5年一遇频率洪水流量为1540m3/s,均小于原设计10年一遇频率洪水流量172Om3/s);另外还可争取6~9月的部分洪水间歇期。
在抢修过水围堰的同时,抢挖厂房基坑和抢浇闸墩混凝土,若能于1989年1月底或12月4-8号闸孔形成二期左河槽截流要求的工程面貌,安装好水下部分的闸门槽;1990年3月底1-3号闸孔形成二期导流要求的工程面貌,安装好水下闸门槽,同时形成厂房基坑的过水围堰,仍有可能在第二个枯水期截流,并按合同规定期限发电。